富顺农业的科技与“狠活”都有啥?

2025-07-15 19:45:49来源:编辑:庞琪
手机访问

刘瑞 许丹丹 四川在线记者 行晓艺

近日,在自贡市富顺县懋丰园柑橘基地,顺着土垄望去,一根根滴灌带正自动灌溉、精准施肥。

富顺县懋丰园柑橘基地的以色列滴灌肥水系统,能自动喷灌、施肥。

“这是我们引进的以色列滴灌肥水系统,通过物联网联通果园监控、果园田间气象站、田间监测传感器等系统,实时掌握果园树木和土壤湿度、肥力情况等,实现智能化管理。”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该系统,能实现每年水肥管理人工成本减少65%以上、节水率达70%以上、节约肥料50%以上。

这根“智慧滴灌带”,是富顺农业向“科技化、智能化”转型的缩影。

日前,全省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培训班在富顺县举行。作为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典型县,富顺展示了农业的科技与“狠活”。

从“看天吃饭”变成“数据说话”

代寺镇丰光村,是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区域,盛产再生稻。这里藏着一个“农业智慧大脑”——川南首个稻粱大数据中心。

农田管理从“看天吃饭”变成“数据说话”。大屏上实时跳动着5.8万亩农田的“健康指数”——苗情实时看、墒情自动测、灾情早预警,管理效率提升32%;同时,卫星遥感监测耕地非粮化及非农化预警系统、撂荒地监测预警系统,对30万亩园区农作物及土地全方位监测。

富顺在全省率先探索出“春大豆+夏大豆+高粱+再生高粱+冬季蔬菜”的“2+2+1”和“稻稻渔”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

从“人背药桶”到“机器喷灌”,从“人工育秧”到“工厂化生产”,智能装备持续升级。富顺建成智慧育秧中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配备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等智慧农业系统,实现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秧苗移栽作业效率提升40倍以上。数据显示,全县数字社会化服务覆盖率已达94.12%。

川南首个稻粱大数据中心。

科技更离不开创新。近年来,富顺深化与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技术转化中心,近3年引进新品种20个、推广新技术3项,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100%。

套种“狠活”守好“粮袋子”

“在四川,大部分地方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但是在富顺,老百姓有普遍种植高粱的习惯,高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7月15日,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荣过友介绍起田地里的“狠活”:富顺在全省率先探索出“春大豆+夏大豆+高粱+再生高粱+冬季蔬菜”的“2+2+1”粮经复合种植模式。

“富顺再生稻”品牌产品。

荣过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块旱地每年2—3月种春大豆,6月中旬就可以收获鲜豆荚,亩产可达500公斤,亩均收入1500元;6月下旬播种夏大豆,11月左右可以收获150公斤干大豆,亩均收入1050元。

与此同时,3月种高粱,7月收获头季高粱,11月收获再生高粱,可以收获1600斤高粱,收入4500元。收完高粱种植榨菜等冬季蔬菜,每亩可收入2500公斤,收入3000元。

“这样的种植模式,亩均实现‘千斤粮万元钱、吨粮田五千元’的目标。”荣过友说。

“狠活”,还体现在以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富顺再生稻”品牌价值已达15.06亿元,该品牌入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和全省首批“一县一品”区域品牌培育工程,荣获全省首批“天府粮仓”品牌商标使用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