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行晓艺
日前,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关于立项建设四川省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由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卫康院”)与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体外诊断高性能装备产教科深度融合项目”成功立项建设。
“该项目的成功立项,代表着学校引企入校、合作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学校能更好融入区域发展和产教融合改革,为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卫康院相关负责人说。
自贡是首批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四川唯一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双示范”城市,成渝“双圈”首个服务老年医学发展和老年群体健康的区域平台。卫康院根植于自贡健康产业“沃土”,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这所学校,是如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定制化培育人才构筑产业人才“蓄水池”
“穿上这款微电流脉冲训练服20分钟,相当于2小时的训练效果。”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三届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现场总决赛上,“焕然衣新—高效训练专家”项目团队成员官天华告诉记者。
该训练服由卫康院休闲体育、健身管理与指导、智能医疗装备制造等专业的15名学生共同研发,获得了大赛的高职组一等奖。学校瞄准卫生健康行业需求,聚焦自贡前瞻布局的医药健康产业,已形成康复治疗技术、药学、护理、临床、休闲体育5大专业群。
据悉,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医工结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开设工程基础、智能康复、医学科研思维与方法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这是其中一个生动案例。
学院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推行“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化”“项目驱动式”等实践教学模式。以创新育人、科研育人为主线,根据企业所需各类研究项目、改造项目、工艺项目等,策划若干子项目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推动师生创新创业实践,推进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以项目实践为手段,提高教师“教、研、赛、创”职业能力,实现“科研促教、科研促改”。提质师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通过项目化创新创业实践,深层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领域知识,实现“科创促学、科创促赛”。
为更精准契合产业发展,学校与企业联动,通过“订单式”“中国特色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个性化、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工作,将企业主流价值文化、生产岗位能力需求、行业技术新标准新工艺等纳入教学内容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全方位精准对接。比如,深入开展康复行业人才需求调研,精准把握康复行业工作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以及未来人才需求趋势;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学资源库等。针对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更新迭代,动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校企开展学徒制班、订单方向、现场工程师班等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21个。
校企搭建共同体 为健康产业助力
“该项目聚焦解决老年疾病负担过重、早筛成本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等痛点,培养懂康复、会检验、精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体外诊断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卫康院院长黄昌平告诉记者,项目将探索实践“培养+就业”“教学+实践”“研发+转化”产教科深度融合新模式。
具体而言,将打造全国首个专注于老年慢性疾病体外诊断的产业学院,为合作企业定制培养专业工程师,提供技术岗位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同时,构建集教学、创新、培训、生产、服务于一体的体外诊断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增强创新和创业能力。建设体外诊断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与企业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开发新产品,解决行业难题,力争在老年疾病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该项目还将建立研发成果转化中心,推动技术成果商业化,促进科教融汇,助力职教出海。
黄昌平介绍,卫康院作为一所专门致力于推动卫生康复发展的公办学校,联合集高性能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头部企业迈克生物,在国内率先面向老年康复和慢性病体外诊断领域,持续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已达10年之久。近五年,校企共建省级以上专业资源库5个,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创新创业课程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虚拟仿真项目2个,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
学院构建“1+1+N”共生圈,即以“学校与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带动当地产业链上多个企业发展,服务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框架,以党建、文化、管理、队伍、资源、项目“六融合”助推校企紧密合作,形成意识、情感、责任、行为、发展、利益“六共”命运体,实现各方共育共创共荣。
截至目前,学院已牵头成立四川省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卫生康复职教集团,发起成立川渝康复职业教育创新联盟,共建共管运动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足部辅具实践研究基地。“通过这些平台,学院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卫康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院已与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杏林医药连锁责任公司、陕西康源投资(集团)等124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