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去”就能“长出来” 富顺这项“黑科技”40分钟播完20亩水稻

2024-04-18 21:38: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国庆

 

 

周嘉 芶思 四川在线记者 行晓艺

伴随着旋翼的轰鸣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往返于田间,精准高效地将今年的水稻新品种播撒在水田中。4月13日,自贡市富顺县童寺镇,富顺再生稻创新基地,栗寨村村民舒国章沿着田坎低头仔细查看寻找水稻种子:“我这1.5亩水稻不到3分钟就播完了,这个听说还不得育秧、插秧那些的,成熟直接就收。”舒国章向记者介绍当天的主角“水稻无人机直播技术”。

舒国章说,自己的水田今年种的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科研团队选育的“碧9优868”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抗倒、耐低氧萌发再生特性好的特点,满足直播稻的种植要求,能够适应轻简化栽培方式。

“该技术省去了传统的育秧、移栽等环节,‘撒下去’就能‘长出来’。”自贡市农科院粮作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鄢圣敏向记者展示,无人机飞手提前调试好每一亩种子的用量、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撒播的转速以及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等各项参数,将稻种催芽拌种后倒进撒播箱,便可在田间实现精准均匀播种。

从“撒下去”到“长出来”,难题是什么?“均匀性。”采访中,这个词成为科研团队成员口中的高频词。据了解,无人机播种的难点就在于撒播器的结构,要克服自然条件的影响,精确掌握撒播种子的密度,并让其正常生长,才算是成功。鉴于此,团队采用“倒推”的方式,例如,一亩水稻预计产量为600公斤,那么就需要匹配相应的有效穗,精确到每平方米,推算出所需要产出的水稻株数,以此来调整撒播器的参数,保证其均匀性。

与此同时,还要克服一个更大的难题:自贡属丘陵地区,梯田纵横,由于高度的不断变化,对密度的控制更难。“我们对一般的植保无人机散播盘进行了调节,更适合丘陵地区播种。”例如,结合直播稻新品种的株叶形态特征,对无人机散播盘离心抛洒转速、作业高度、档环角度对抛撒均匀性(横向变异系数)等参数进行优化;无人机直播作业时,通过离心力将水稻种子抛出,水稻种接触档环后反弹,使得水稻种子的抛洒呈非中空、左右两边呈扇叶状且旋转对称分布等,基本解决了从“撒下去”到“长出来”整个过程中的难题。

这项技术好在哪里?“效率高,节本增效明显。”鄢圣敏给记者算了笔账,20亩地,如果使用传统的水稻生产模式,30个工人至少栽一天,用无人机直播只需40分钟就可以完成。相比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效率是人工的20倍。与此同时,20亩地,无人机直播作业费仅需600元;传统的水稻生产模式,请人插秧工资成本就近4000元。加上育秧成本,每亩节省开支300元左右。经测算,无人机直播田产量可超过每亩650公斤。

“今年我们会在童寺镇和古佛镇开展这项技术的示范推广。”富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梅岫峰介绍,今年富顺县计划播种50万亩水稻,5月下旬前全部完成。不仅如此,自贡市农科院水稻科研团队还将依托在童寺镇的再生稻创新基地进一步熟化“水稻无人机种-管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解决直播成苗率低、无人机管护粗放等问题,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