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 林柯 自贡频道 罗伟
为纪念左联作家、抗日救亡文艺战士王余杞先生,推动王余杞与自贡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学术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7月1日,富顺县举行“王余杞与现代中国文学”学术交流会。
交流会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分会、四川省鲁迅研究会、西川论坛主办,富顺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市作家协会、县作家协会协办。来自对外经贸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与市、县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
“富顺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已成为富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千年古县富顺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文化事业全方位、高水平发展。”富顺县副县长蒋娓表示,今天的学术交流集中研究探讨王余杞先生生平事迹、革命活动和文学成就,这既是对我国现代文学史学术研究的一次探索性实践,有利于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同时也是富顺县主动站位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局,积极推动文化理论研究发展、促进地方文化丰富拓展、加快建设四川文化强县的重要举措。
交流会上,王余杞子女,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陈青生,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分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刘福春等专家学者分别发言,介绍王余杞生平事迹、革命活动和文学成就,让人深刻感受到这位曾经积极投身抗战、及时反映时代生活的左联作家的独特魅力,并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据悉,王余杞(1905—1989)出生于四川富顺自流井(今自贡市自流井区),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曾著有《惜分飞》《急流》《海河汩汩流》《自流井》《八路军七将领》《我的故乡》《黄花草》等重要作品。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主编北方左联重要刊物《当代文学》。抗战期间曾担任上海救亡演剧一队总务,赴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等地参加抗日慰问活动;曾担任自贡《新运日报》主笔,积极传播科学观念和抗战建国思想。其著作已被中国及其他国家多个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