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这场交流研讨会纷纷“献计”

2023-12-02 13:20: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国庆
手机访问

川观新闻记者 行晓艺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对于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条例》即将实施之际,11月30日至12月1日,“e法律网 共促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交流研讨活动在自贡市自流井区举行。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促进会、自贡市自流井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自贡市分公司协办。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座谈”的形式,邀请相关部门、院校、企业代表深入自贡市第六中学校,实地调研未成年人用网、触网特点,共享各领域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开展成果,为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纷纷“献计”。

“要构建协同培育格局,各方力量需共治共建共享。”四川云智青少年网络素养和心理健康研究院网络素养和心理健康促进小组成员刘蜀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通过家庭对未成年人行为的监护、学校传道授业解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政府加强行业监管和立法执法,共同开展网信素养普及教育活动。首要一步是要壮大网上主流宣传阵地,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积极引导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同时,网络游戏平台也很关键。建议完善青少年模式,探索运用AI和机器学习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来升级防沉迷系统。

学校是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重要主体。活动中,参会代表学校提出,要引导监管“两手抓”。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到自贡市自流井区法院参加违法犯罪审理的旁听、自贡监狱参观,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加深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自贡市第六中学校副校长丁代琴介绍,后续学校将持续邀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教师讲、学生讲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的传授。再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渠道,进一步拓宽受众面。与此同时,举办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安全教育活动培养网络安全意识。下一步还计划将网络安全知识纳入学校课程安排,搭建系统学习体系。

宜宾市珙县巡场镇第一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陈俊龙则提出乡镇小学的痛点。“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监管困难、网络保护意识的缺失,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提升更是亟待提升。”他指出要增加乡镇小学网络保护的相关课程和活动,同时更新网络硬件设备,聘请或委派专业的网络安全人员负责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乡镇小学的家校合作应更紧密,加强网络使用过程中的交流,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网络保护意识和能力。

据悉,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四川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促进会,由四川省委网信办作为主管单位,四川日报和川观新闻作为发起单位,于去年10月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省级层面的、专注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协会。

促进会把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作为第一要务,今年6月,启动了“四川百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普查”活动,重点调研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互联网重要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知晓度以及网络使用等情况,通过普查调研摸清底数,分析特征、把握态势、提出对策。与此同时,与天府四中等学校共建青少年网络普法教育基地等;由四川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促进会指导编写、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国首套《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丛书(第一辑),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以问答、访谈和案例解析的形式,引导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下一步,促进会将持续联合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网络素养公开课、建设网络素养教育基地等工作,为未成年人筑起全方位的网络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