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文苑(四十)丨高仁斌:赴法寻真理 丹心照汗青——四川富顺籍革命英烈许祖熊生前身后事

2021-09-28 14:47: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国庆

题字:何开鑫中国书协草书专委会委员

主办:自贡市作家协会

川报集团驻自贡办事处

主持:高仁斌 文铭权

赴法寻真理 丹心照汗青

——四川富顺籍革命英烈许祖熊生前身后事

高仁斌

位于沱江下游的川南富顺,是一片靠近北纬30°的紫色丘陵。富顺因盐设县,是中国井盐发祥地之一,更重要的是,富顺还是一个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的千年古县,历史上曾出现进士238名、举人807名,从明代开始,便成为蜀中有名的“才子之乡”。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便是富顺才子的杰出代表。刘光第,富顺县赵化镇人,他的遇难,对于激发富顺青年报国图强的志向产生了强烈影响。此外,还有一个对富顺青年影响重大的人物,他便是曾任武昌知府的廖正华(辞官回乡后曾任富顺二中首任校长),巧合的是,廖正华与刘光第还是同乡(均为赵化镇人)。早在1897年,受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派,廖正华曾赴日本考察学校、警察、农工商等事务。这次日本之行,廖正华目睹了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的发展态势,并深刻体会到,国家要强盛,当从国民教育着手。廖正华为此作文《劝同乡父老令子弟游学书》,被吴玉章等人原文誊抄在家信中寄回国内,在家乡富顺地区广为散布。此后,诸如谢持、雷铁崖等先后留学日本,成为同盟会早期革命人士。

从某种意义上说,廖正华这篇《劝同乡父老令子弟游学书》就是富顺青年奋力苦读、出国留学、救国图强的动员书。1920年,当许祖熊和五叔许肇棂、堂兄许祖熙、舅父范易一同踏上“智利号”,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见的是,乡人廖正华的劝告,一定在他们心中激起过无数的波澜。

丘陵深处的显赫家族

许祖熊,字汉初,1901年出生于富顺县永年镇芭蕉犏(原彭庙镇彭庙村),许氏家族在富顺,是有名的书香世家,许祖熊的祖父许予昭曾中文魁,父亲许赞扬是清末拔贡。

据《许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四十一年,许氏一族由湖南新宁县移民到富顺。此后,许氏族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积累财富,广置田亩,修建祠堂,重视教育,家族中涌现出了不少读书人,有的求得功名,有的造福乡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名叫许其纲的人。许其纲,字辉山,榜名德琼。清道光四年恩岁贡,举孝廉方正。许德琼以学识道德为乡里所称道,他在读了昆山《朱柏庐治家格言》后,觉得意犹未尽,因此挥毫补写了550余字,使之更加完善。许德琼补写的这部分治家格言,后被收入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富顺县志》中,后世称为《许德琼治家格言》。许德琼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按乡俗,凡是家里有老人去世,都要请僧人道家超度亡灵,然而许德琼对此却一律摒弃革除,为乡里做出表率。许德琼七十大寿时,时富顺进士朱偓等联名为他作《七十寿序》,传为蜀中儒林一时佳话。

许祖熊的父亲许赞扬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人,积极支持子侄亲友学习新学。因为,当时的许家临近易姓,两家都是当地名门望族,累世交往,许赞扬与易曼庚(其子易奉倩,后任富顺一中副校长、县政协副主席)是意气相投的至交,而易曼庚的父亲易倩愚,是思想进步的老同盟会员。许祖熊留法期间,易倩愚正在南洋槟榔屿主编《华侨日报》,他们经常书信往来,且以诗词互勉。

1908年至1916年,许祖熊在家读私塾,私塾先生便是他的叔父许肇橒。他除了认真阅读教授的书籍外,还喜欢读历史书籍和历史小说,崇拜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常在人前言说:“他日壮志不酬,绝不生还!”。可见,许祖熊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许祖熊的堂兄许祖熙,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据其叔父许肇橒在族谱中记载:“少时读书,惟算术尤能,一见即解。本境初校、本县高小、中校均毕业甲等。”

1916年秋,许祖熊同舅父范易、五叔许肇棂、堂兄许祖熙一同考入富顺县公立中学(今富顺二中)。在校的三年里,正值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国内发生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新思潮、新文化也波及到了川南富顺,许祖熊等进步青年因此受到深刻影响和鼓舞。

投考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1919年秋,许祖熊在富顺县公立中学毕业。此时,正值吴玉章等发起四川勤工俭学运动,成立了中国华法教育会成都分会,并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许祖熊同舅父范易、五叔许肇棂、堂兄许祖熙一同前去成都报考,被录取为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第二届学生,编在第二班学习。需要说明的是,许祖熊的堂兄许祖熙,同时还考取了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但他认为“师范毕业不过办一学务,非素志也。”于是放弃了读高等师范的机会,毅然进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他还对堂弟祖熊说:“我年力较汝富强,到法后,我做工,汝就学,以我工资助汝学费。”同学皆称其友爱其弟,亦甚感佩之。

当时的成都,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正掀起抵制日货的高潮。许祖熊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每天都要和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和检查日货,凡检查出商店出售的日货就予以捣毁或焚烧,以唤起同胞的爱国热情。新文化的浪潮,激励着许祖熊如饥似渴的学习热情。他经常到成都昌福馆内的华洋书报流通处购买和阅读新书报,比如《新青年》、《每周评论》、《新中国杂志》等,无钱购买时,就在书店站着阅读,从中吸取了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文化。

1919年冬,许祖熊与同学肖树域、穆青、程秉渊、周权、黄映湖(里州)、许肇棂、李季达等13人组织了一个学术团体,取名为“劳人会”(又名劳人团),提倡“劳工神圣”,学习进步书刊,参加各种进步活动。这个组织在学校威信很高,它的主张得到多数同学的拥护。“劳人会”全体成员在后来的赴法勤工俭学期间,还以克鲁梭为中心继续开展活动,与当时在法国组织的“勤工俭学互助社”“工学世界”均是组织严密、影响较大的团体。直到1922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后,许祖熊同“劳人会”成员很快解散了这个团体,除一人(刘仁信,后信仰天主教)外,均先后参加了“少共”组织。同年冬,在赵世炎、周恩来亲自组织和领导下,参加“少共”组织的共产党员又组成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不久之后许祖熊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成为我党早期成员和优秀活动分子。

1920年8秋,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第二届学生学习毕业。这届同学仍按照第一届的办法,经法国驻成都领事馆的法语口试及体检合格后,录取了70人。由于四川省政府对本届学生不给旅费补助,因此虽被录取,旅费还需自筹,否则不能赴法。学校规定每人应筹足300百元至少2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款项,许祖熊的父亲许赞扬为此四处奔走,到处借贷,加上亲友资助,方才凑齐旅费。据许祖熊的女儿许增懿1984年回忆,此次赴法的富顺同乡同学一共8人,其中包括许肇棂、许祖熊、许祖熙、范易、张问明,另有3人的名字已无法记起。他们均从富顺出发,到成都和四川省第二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汇合出川。

赴法留学寻真理

1920年9月,许祖熊同122名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从成都出发,经重庆去上海,12月15日乘法轮“智利号”去法国。当天上海的《时事新报》刊登了题为《大批留法俭学生放洋》的新闻:

“华法教育会所送男女学生,今日附智利号放洋,此为第十七次出发。先期由该会代购船票及介绍一切。此次出发各生,以四川籍占最多数。到法后,分配到纱厂、纺织染织、造船熔铁、造纸电器各工艺。并由该会预先知会各生,准今日上午八时齐集黄浦滩法轮公司码头,乘黄浦小轮渡登智利号。其笨重行李,昨日先交船只公司运载。每件收费四角。驻法中国公使陈篆及随行人员等,亦乘该号起程。”

需要说明的是,从上海登上智利号之前,他们已经在上海停留了较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许祖熊的堂兄许祖熙突因肺病加剧,医治无效,不幸病故于医院,年仅二十三岁。消息传回家乡富顺,许氏族人无不悲泣伤痛。

智利号航行35天后,于1921年1月20日抵达法国南方大港马赛,法国华法教育会把他们接到巴黎,分散到法国各地学校学习法语。许祖熊、许肇棂、范易、黄映湖等人,被分配到法国西部圣塞尔旺公学学习,三个月的学习结业之后分到工厂做工。

然而,此时的法国,不仅工作已经难找,而且条件极为艰苦。1920年冬,赵世炎、李季达、许祖熊、邓小平、陈毅等一百多人相继进了法国克鲁梭史莱德钢铁厂,其中多数人分配做繁重的杂工。许祖熊在史莱德钢铁厂忍受繁重的体力劳动折磨。他们住在简陋的木板工棚里,睡的是双层床。每天的工资仅5法郎左右,一个月的工资,除支付必需生活费用外,所剩无几。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只能依靠变卖衣服度日。许祖熊曾经在给同学王极知的信中曾写道:“衣服收拾好后即托人由转运公司寄你,望收到后趁早卖去,稍廉点也无关系,因此时急需钱用。巴黎同志些现在怎样?望能告我。”

艰苦的生活,并没让许祖熊失去革命的信念,在法国的四年多时间里,许祖熊和他的同学们,同华法教育会和驻法公使馆,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921年6月,北洋政府派人到法国,欲向法国借款三亿法郎,用于购买军火打内战,以及维持将要倒闭的中法银行,北洋政府则以印花税、验契税和滇渝铁路建筑权作为抵押。这一肮脏交易传出后,引起旅法华工、学生以及各界华人的极大愤慨。在赵世炎、蔡和森、陈毅等领导下,立即成立了拒款委员会,坚决与卖国的北洋政府作斗争,先后两次在巴黎哲人厅召开拒款大会。许祖熊响应拒款委员会的号召,在史莱德钢厂华工中积极宣传,启发广大华工的觉悟,为夺取拒款斗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1921年9月,许祖熊参加了赵世炎、蔡和森、周恩来领导的“争回里大”的斗争。里昂中法大学本来就是为解决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求学问题而开办的,但中法大学校长吴稚晖却完全否认“里大”的创办同勤工俭学的关系,拒绝勤工俭学学生入学。在法国政府连续发出断绝勤工俭学学生生活来源,关闭“里大”求学大门的两个通告以后,赵世炎、蔡和森领导勤工俭学学生,于9月17日,在巴黎召开代表大会,提出“誓死争回里大”等口号,分散在法国各地的留法学生,纷纷组成“先发队”和“援里队”,向里昂进军,准备占领“里大”。中国驻法公使陈篆对此表面默认支持,实则有意设下陷害勤工俭学学生的圈套。法国政府在10月13日晚,以“过激党”和“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动用大批军警,将104名“先发队”队员武装押解到马赛,强行遣送回国。其中就有四川的陈毅、金满城等34人。许祖熊在这次斗争中得以逃脱,继续留在法国进行学习和斗争。

壮志未酬身先死

1925年6月,许祖熊和留在巴黎的同志,在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下,发动勤工俭学学生和各界侨胞,掀起了声援国内工人、学生的“五卅”爱国正义斗争,揭露英帝在华暴行的运动高潮,迫使中国驻法国公使陈篆在“反对帝国主义在上海惨杀中国人民的通电”上签字。由于国家主义派向法国政府告密,法国当局饬令中国留学生于三天内离开法国,想要继续留在法国学习和斗争已经不再可能。当年傅钟在给薛实甫的信中记载了许祖熊此时的行踪:“团体工作,近来逐渐缩小,因同志都渐渐离去,本月4号与王极知同船者,还有许肇棂、许祖熊、周文楷……”1925年12月4日,许祖熊被迫离开法国,经莫斯科转道回到了祖国。

许祖熊回国后,1926年被派到黄埔军校,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他以满腔革命热情,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他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八师政治部政治科长兼总务科长。

1927年春,正当北伐节节胜利的时候,蒋介石背叛革命,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遥相呼应,举行“七·一五”“分共会议”,他们彼此配合,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国共合作分裂,中国共产党的斗争被迫转入地下。许祖熊没有被反革命的淫威吓倒,而是更加坚定、勇敢地执行党的指示,机智地辗转于长沙、南昌等地,从事紧张的革命斗争。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1927年8月1日,我党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等的领导下,举行了南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时,许祖熊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参谋长,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转移后,许祖熊潜入地下工作,准备趁国民党庆祝“双十节”之际再次暴动,由于事不机密,他与另外七个同志一起被捕,同年10月,英勇就义于南昌。在绑缚刑场的时候,许祖熊同志沿途高呼革命口号,视死如归。当时,和许祖熊一起被捕的,还有一名我党地下党员田雨晴(富顺县人,1926年加入共产党),在狱中受尽酷刑,其父亲得知消息后,托友人谢慧生(谢持,早期同盟会员)出面营救得以脱身,田雨晴脱险后,一方面嘱托商务印书馆某君备办后事,一方面自己星夜起程赶赴上海,准备营救许祖熊,但终因时间太迟,未及实施营救,而商务印书馆某君也因案情紧急潜逃了。

1984年9月,许祖熊的女儿许增懿在《我的父亲许祖熊烈士事略》一文中曾记载:“许祖熊的表弟赵健奎曾来我家讲,祖熊老表被国民党杀害后,将头割下,在南昌城门上示众三天,当时报上还作为共产党的要人登载过。”

许祖熊牺牲时,年仅二十六岁。噩耗传回家乡,许祖熊的祖母、父亲、母亲悲痛万分,相继离世。早在许祖熊16岁时,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同年长5岁的张智缘(1950年改名为许祖明)结婚,婚后生有一女。许祖熊牺牲时,他的女儿许增懿尚未满10岁。

1928年3月18日,许祖熊的舅父范易在领导河南固始县大荒坡武装暴动时英勇牺牲,时年二十六岁。范易的大哥范绍诗听到许祖熊和范易相继为革命献身,联想到许范两家的不幸遭遇,不禁慨然长叹:“出去四人,回来半个。“当年,范易、许祖熊、许祖熙、许肇棂四人同时考入成都留法预备学校,同时取得留法资格。如今,许祖熙、许祖熊和范易相继离世,仅有许肇棂1926年回国后,因患肿瘤,在上海做了手术,下肢瘫痪转回富顺家中,常年卧病床褥(直到1952年病逝),可以算作是半个人。

人生无常,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当年,许肇棂、许祖熊、许祖熙三叔侄及范易(许祖熊的舅父)四人同时在成都考取了赴法留学生,轰动乡里,乡亲们都来庆贺。从许家喂的鸭子提四只回来宰杀,未宰杀时,竟然死了三只,另一只的脚都成了跛的。当时许祖熊的父亲长叹一声,有种不祥之兆,通过商量决定还是支持他们出去留学。这个故事近百年一直在许祖熊的家乡留传。

回到家乡后的许肇棂,虽然瘫痪在床不能行动,但他却乐于接济生活困难的邻里乡亲,当地人给他取了个雅号,名叫“睡佛“。邮局每周都会给许肇棂送两次报纸,他和党组织一直有联系,李大章、蔡畅等同志曾亲自到彭庙家中看望过他。

许祖熊牺牲后,组织上将其留法时同学往来的明信片带给了许肇棂保存留念。

1949年底,家乡富顺解放时,许肇棂从床边箱内取出二十多年前法国留学时的明信片,其中有一张蔡畅同志付还他被子的明信片,上面写道:“许肇棂同志,我借你的被盖,现在不用了,今还给你,谢谢,蔡畅。”

2021年4月,叶开丽女士将几十年来收藏整理的许祖熊革命烈士遗物,在富顺二中崇学明楼举行了展览,并将所有展出资料捐赠给许祖熊的母校富顺二中。这其中的珍贵文物包括:许祖熊留法时使用过的皮箱1个,许祖熊北伐时的纪念笔筒1支,许祖熊的革命烈士证书1本等。

至此,尘封的百年往事,终于再现了世人。这是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它将永垂青史,永放光芒。

2021年9月9日于阆中嘉陵江岸

作家简介:

高仁斌,男,汉族,四川富顺县人,出生于1973年。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自贡市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历史文化随笔集《富顺:另一种阅读方式》《豆花:一座城市的浪漫主义》《读城笔记》,诗集《偶然之约》,长篇小说《尚城时代》,散文集《城里乡愁》《远去的云彩》七部。

欢迎赐稿!联系我们。

电话:0813-5205155

邮箱:495437775@qq.com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