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文苑(二十一)丨盐都作家故乡行吟丨胡为民:荣县“西大门”来牟镇

2021-03-03 17:06:1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国庆

栏目题字

中国书协草书专委会委员 何开鑫

栏目主持

高仁斌 文铭权

 

来牟镇:荣县西大门的风水宝地

胡为民

来牟镇古为古驿站,有1300多年的历史。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南铺、南门铺,周代为蜀国南安郡。战国初(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使张仪、司马错伐巴蜀,灭巴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改巴国为巴郡、蜀国为蜀郡、南安郡为南安县。大业十一年(614年)废南安县为咨官县,唐武夏开熙五年(1371年)撤咨官县设清流乡。宋为赖牟,清乾隆中为祀牟子才兄弟因灾荒来清流乡施舍麦种救乡民做出的特殊贡献,将清流乡更为来牟铺,延续至今。1174年初冬,陆游风尘仆仆的从嘉州(乐山)赴荣州荣县上任,夜宿“赖牟驿”,眼见这里民风纯朴,人民勤劳,欣然吟道:“闭合扫地焚清香,老人处处是道场。”(《入荣州境》)

来牟镇属浅丘地带,位于荣县的西大门,地处自贡市与乐山市交界处,距荣县县城26公里,乐自高速、348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从乐自高速长山出口和成宜高速双古、铁厂出口“片刻”可到来牟场。全镇幅员面积55.72平方公里,辖7村2居,总人口25854人。平均海拔500米,但是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可谓荣县西大门的一块风水宝地。

深冬一个阳光灿烂的晴天,我与县扶贫办的余会长、县作协的钟主席一起走访来牟的乡村和企业,回到镇上,时间尚早。陪同的镇文化站的龙主任说:“走,我们去品一会儿茶。”

我误认为是去茶馆,连说算了,算了。殊不知他带我们去的是牟芽青公司的品茗室。两间宽敞的大屋子,壁柜放着品牌茶,几张桌茶、茶椅错落有致,想不到小镇还有如此雅致的地方。

我们走进里屋,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热忱的招呼我们入座。烧水,煮茶,茶叶在姑娘手中的玻璃器皿里一阵沉浮,清香四溢的茶水便倒进我面前小茶杯,喝一口满口生津,清香无比。清瘦漂亮的姑娘是老板的女儿,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打理父亲的茶叶生意,她很健谈,一边热情的小茶杯里添茶水,一边说自己已经注册抖音,准备用“抖音”春节后推介来牟的茶、茶文化……谈天,品茗,我们不知不觉的走进这个富有神秘色彩的边锤小镇。

来牟镇的地表是弱酸性土壤,是培育优质名茶之地,据《华阳国志》记载,南安、武阳,“皆出名茶”,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有优质茶园2万多亩,鲜叶产量达6万余吨,境内黄金叶、牟芽青、贡诚等茶品远销欧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素有“川南茶叶之乡”美誉。

说起茶叶,不得不说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洞桥。

“一洞桥”,字面意思是有一座只有一个洞的桥。地名可以看出,这里土多田少,沟壑纵横。不过,山只是土山包,沟也不成溪,基本上是靠天吃饭,2014年前,村里只有一条“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的“机耕道”,贫困率17.3%,人均收入4680元,“顺其自然”的定位为省级贫困村。

穷则思变,2014年开始,一洞桥村一方面改良原来的零散的老茶树,另一方种植优质的新品种茶。短短几年时间,满山满坡都是郁郁葱葱茶树,一条一条黑化的水泥公路蜿蜒在郁郁葱葱的茶林中,一排排的茶林汇绿海,一道道碧水绕山间,满村茶飘香,满村欢声笑语。茶叶已经成为一洞桥村的“一村一品”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村里有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26个,走上了以茶叶生产加工为主产业化发展道路。

春天的一洞桥,山山岭岭、坡坡坎坎上如哨兵般排列整齐的老川茶、福选9号、福鼎大白、名山131、安吉白茶、黄金叶、黄金芽等竞相泛绿,一双双尖尖细手采茶忙。人面含春,鸟语花香,颇有“十里莺啼茶吐绿,水村山郭茶飘香”意趣。

2009年3月,镇政府将一洞桥村的茶叶资源与乡村旅游整合起来,举办茶叶文化节,让游客亲自参与采茶、制茶、品茶,建设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基地,促进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致富。从此,每年清明前,来牟镇都要举行茶文化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文化节的声名越来越大,2019年与自贡市文旅投公司等合作举办的荣县“首届茶旅文化节”,除精彩的文艺演出、还有制茶比赛、品茶活动、游园活动、茶艺表演、来牟镇一村一品特色农副产品展销活动、体验吃农家饭等,这届文化节游人如织,外地的游客达5万余人次,直接带动消费600余万元。茶文化节的推动,来牟茶叶已走出国门,通过“一带一路”远销俄罗斯及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整合各类资金上千万元,在一洞桥村茶旅核心区修建旅游公厕1个,观景台2个,平整出直升机、热气球、停车区场地5000平方,硬化村组道路23公里,拓宽、黑化道路4公里作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茶旅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初具规模。翠绿的茶林间还有一个五人制的足球场,等待游客在观光之余奔跑欢呼。

趁乡村振兴荣县“打造石笋沟现代农业产业园(来牟一洞桥茶旅核心区)”的东风,一洞桥村要把自己打造成“川南绿茶第一村”、“西南茶旅融合示范村”、“来了就不想走的绿色乡村”。

来牟镇的浅丘地势,田湾星罗棋布,坡坎相映成趣,这是果蔬的天然之地。走进“来牟村-枷档湾村果蔬产业园”,田埂地头、房前屋后长满苍翠茂盛的李子树、柑橘树,一块块菜园郁郁葱葱……池塘中鱼儿在嬉戏、水田里稻香鸭在追逐打闹,莺啼燕语,鸡鸣狗吠……生机盎然的乡村美景让你留恋忘返。优美的自然环境滋生出优质的食材,舌尖不由自主的活跃起来,开始回味起来牟镇的名吃:来牟羊杂汤、来牟稻香鸭、来牟豆花、炒田螺等。

来牟的青山绿水的“美”不胜收,地下也富含丰富的盐矿资源。

来牟盐业历史悠久,据《汉书》记载:“南安,有盐官、铁官。”当时犍为郡辖今川南大部分地区,南安是犍为郡唯一设盐官的县,南安县盐业的主产地便在荣县为中心的铁山山脉及周边来牟一带;“长筒吸井熬雪霜,辘轳咿哑官道傍。”(《入荣州境》)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陆游诗里的“长筒”便是北宋庆历年间问世的“卓筒井”,说明来牟这块土地上很早就用先进的“卓筒井”采取盐卤水了。

来牟境内盐卤资源极其丰富,属世界上最大黑卤盐矿——威西岩盐矿床,资源储量64亿吨,并且黑卤里富含锶、硒、锂等20多种微量元素,“盐都”之称自贡70﹪的盐卤产自这里。场镇东边的四川自贡驰宇盐品有限公司,现有资产近4亿元,生产食用盐能力45万吨,主要产有加碘盐、精制盐、多品种盐、工业盐等,产品销售陕西、贵州、湖南、河南、甘肃、浙江、山东等10多个省。

来牟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盐强镇。场镇以东、踏紫村越溪河与茫溪河分水岭以西7平方公里的“中国·井盐产业园”正在稳步推进,一座集盐卤生产、洗浴、井盐博物馆等产品和体验中心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不久的将来会在这片土地安营扎寨,让深埋地下的盐卤资源的‘源泉’源远流长。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荣县西大门的这块”风水宝地”乘着乡村振兴的“好风”,“盐、茶、陶”三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园”竞风流。来牟这个生态优美、有盐有味的文旅小镇,一定会让你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作家简介:

胡为民,语文教师,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善待生活中的不完美》,蚂蚁小说集《一米高的母爱》(2人合集),小文常见于各级各类报刊。

 

栏目主办:自贡市作家协会

川报集团驻自贡办事处

欢迎赐稿!联系我们。

电话:0813-5205155

邮箱:305462867@qq.com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