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访谈录|师安和:为前沿部队开辟道路

2020-10-30 09:41: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国庆

自贡频道 曹治 林听宇 四川在线记者 秦勇

老兵档案

姓名:师安和

籍贯:四川自贡富顺县富世街道海棠社区9组人

经历:1951年入伍,6301部队,同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身体多处受伤,体内至今还有残留弹片,于1957年退伍回乡务农。曾获三等功、和平勋章奖励,现年91岁。

师安和,1929年1月15日出生,富顺县富世街道海棠社区9组人,1951年6月,师安和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吉林省待命。后编入炮兵连,经过训练,部队于9月进入朝鲜,直达西海岸参加战斗。

炮兵阵地虽然不在战斗前沿,但在战斗中的危险系数也很高。火炮是攻击战中的重型武器,摧毁杀伤力是最大的,但同时也是敌方的重点打击对象。

师安和回忆:在刚参加战斗的11月,敌军炮弹火力全开打过来,等他从泥土里爬出来,周围已经没有人了,排长等4名战友牺牲在炮兵阵地上,可以想象当时的惨烈。我们就没怕死,就想着把敌人赶出去,为前沿部队提供火力压制,给他们开辟道路。

炮兵阵地常常遭遇敌军偷袭,因炮兵是单一技术兵种,虽有武器,但战斗能力不强,加上地势一般比较开阔,遇袭容易造成伤亡。特别是在黄州战场上,他所在的炮兵连伤亡最多。

师安和高大勇猛,不管是搬运物资和遭遇袭击,都是最勇敢的,也是受伤最多的。

截至《朝鲜停战协定》签定,师安和参加2场大的战斗,遭遇敌军打击10余次,受伤30余处,至今身上还残留4块美军弹片。

由于政治思想过硬、表现突出和作战勇敢,师安和195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个和集体三等功一个,成为全班战士的楷模。

1957年底,师安和退役复员,回到富顺务农。

师安和性情直爽、处事果断,但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难以胜任业务管理工作。

因此,他主动回绝组织上的工作安排,后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

师安和当队长后,以身作则,组织党员、干部、民兵等极积分子帮助弱劳户开展抢种、抢收等,经常帮忙解决挑水、砍柴、打米等生活中的重体力活困难问题,让弱劳户充分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

师安和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热爱党拥护党、听党话、跟党走,意志坚定终身不移,不论是在朝鲜对敌作战,还是复员后从事集体经济管理,不管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是在家里进行子女教育,都光明磊落、公私分明、言行一致。基层干部如在工作中有失立场公正,他会正面提意见要求整改,个别群众要求如果超出原则,他会耐心解释劝说。

他任生产队长连读30多年,以及卸任后30年中,在他的主持和参与带动下,生产队没有落实不了的工作,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更不存在党组织活动无法开展。

“他总是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为全社区党员树立了高风亮节的典范。”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大洪介绍,师安和以党员的身份,长期关心支持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哪怕91岁高龄,村里的党组织活动或相关工作会议,他都是风雨无阻、从不缺席,经常第一个到场,为年轻党员干部树立学习榜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