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行晓艺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自贡训练基地安全保障飞行训练10万小时暨运行保障机制研讨会在自贡凤鸣机场举行。会议以校地合作成果为基石,聚焦民航实训安全与运行保障机制建设,为自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贡航空产业园作为全省低空经济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在此基础上,“飞”的如何?又将如何“飞”?
有人机无人机融合飞行实现“想飞就飞”
3月26日,自贡航空产业园内,一架架无人机在跑道起飞,几乎同时,一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学员,驾驶着飞机冲上云霄。目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腾盾科技、电科特飞、沃兰特等30家重点企业院校,都可以在这里开展飞行任务。
“协同管理空域内,提前一小时报备就行,在这里,想飞就飞,飞得起来。”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交付与售后中心副主任李奉起告诉记者,公司每天都会展开无人机和有人机的融合飞行,解决了测试试飞场地难找、空域申请难等行业痛点。
自贡航空产业园最大的优势,是获批全省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川协5号”试点空域和大型无人机试飞空域,建成凤鸣通用机场和兰田机场。现在在自贡机场和川协5号空域内,已能实现有人机本场、转场训练飞行、航拍航摄、航空应急救援;中大型无人机测试飞行、交付飞行、支线物流场景测试和应急抗震救灾飞行等。
“早在2020年,园区就获批成为了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我们开始探索无人机和有人机的融合飞行。”自贡通航机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学清说。
“川协5号”试点空域,也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低空训练飞行提供了保障。2019年5月16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自贡训练基地在自贡凤鸣机场挂牌成立,截至2025年3月3日,共组织本场飞行1556天,本场起落19万余架次,本场飞行总时间突破10万小时大关,机场运行飞机数量、飞行时间等进入了全国前列。
“目前我们的常驻飞机26架、驻训学生约120人,可满足本场年飞行训练约23000小时、接收转场飞机约6500架次、年培训飞行学生约200人的教学实训需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自贡训练基地副主任周成江介绍。
今年3月,学院与四川省低空办签署了《共同推进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框架协议》,学院将进一步全域深度参与四川省低空空域改革工作。
拓宽低空飞行场景校地合作更进一步
去年9月,全省唯一的“低空经济卓越人才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落地自贡凤鸣机场。同时,该基地还被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学院和自贡航空产业园区在前期开展民航飞行人才培养和执照培训,现在是校企合作的再进一步。”周成江介绍,双方将联合培养低空经济人才,把学院的科研和理论教学,结合自贡的模拟实训和产业应用场景,发挥好实训实习功能,强化产教融合。
据悉,后续双方将规划建设包括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训设施、师资队伍、产学研结合、认证体系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比如无人机专业和执照管理经验,同时引入企业资源,建立实训基地,开发课程,培养师资,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在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借鉴长三角-珠三角联动经验,联合地方政府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打造飞行测试、场景应用等实践平台。
自贡航空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基地的做大做强,将聚焦低空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拓展,面向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需求,通过实验室、基地等多种合作模式,联动公安、应急、气象、农业农村等国家和省级部门,探索打造低空经济“样板工程”。
目前,自贡已在四川率先“解锁”低空医疗应用新场景,开通医疗物资运输航线21条、低空美食运输航线2条、大型无人机货运航线3条;扩大航空应急救援,开展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应急通信救援等8类业务。
去年12月,一架载着8名旅客的皮拉图斯PC-12飞机从自贡凤鸣机场起飞,90分钟后降落在重庆梁平通用机场。这意味着从四川自贡到重庆梁平的旅客可以“打飞的”出行,两地间时空距离被拉近。
“‘打飞的’将为市民提供低空旅游、短途出行等更多选择,使川南片区、川渝地区旅游业互动更加频繁。这是自贡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缩影。”自贡航空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自贡将把当地“红盐龙灯”旅游资源优势与通航特色旅游、川南及临近地区自驾游等整合,打造西部航空文化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