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灵 自贡频道 刘亿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这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位于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的稻粱农耕博物馆又迎来一群参观游客,他们穿梭在这个集中展示水稻、高粱生产发展史的四合院,从斑驳的老物件上感受昔日劳作的旧时光。
自2020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富顺县稻粱农耕博物馆坚持“三个着力”,累计举办展览11场(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5场(次),接待学校团队23个,学生游客2851名,游客达3.5万人次,让游客从中领略“中国再生稻之乡”的魅力。
着力丰富展品,发挥农耕文化传承阵地作用。按照农业生产时节更迭,稻粱农耕博物馆设置春耕、夏耘、秋收、冬藏4个耕作线,陈设传统的犁耙、纺车等48件农具和16件铜雕塑、微雕塑,陈列优质稻梁品种30余个。既展现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又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是富顺县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
着力创新方法,激发学校实践教学基地作用。博物馆以展示手段多样化、展示方式直观化、叙事方式故事化、价值阐释形象化四大优势,为青少年提供参与劳动、认知劳动、热爱劳动、稻粱科技、农耕文化普及的平台,成为组织青少年开展研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笔为富顺题字:“富顺,再生稻之乡”展示,更是极大地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决心和传承农耕文化的兴趣,提高教育效果。
着力打造特色,提升稻粱文化旅游胜地作用。博物馆设置“稻粱农耕馆”、“稻粱成果馆”、“稻粱文化馆”3个展馆,以稻粱农耕时序为参观展览主线,富顺特有的“再生稻”相关特色文化(“再生稻线”与“变迁线”)为双辅线,三线并进,展现富顺稻粱文化发展历程。每年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富顺县稻粱文化旅游活动,更是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将农业生产活动和稻粱文化传承发扬有机结合,成为全县乡村旅游一日行打卡新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