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独特文化芬芳 “非遗”在保护传承中“活”起来

www.scol.com.cn (2018-11-27 17:08:12)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杨国庆缪静  

坐落于大安区阮家坝山下长堰塘附近的燊海井,180多年屹立不倒的高耸天车,总能远远吸引人们的目光。这是世界仅存的一座仍然采取传统工艺提卤制盐的盐井,至今仍保存了旧时产盐的布局和风貌。采用“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开凿出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在人类文明史和科技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6年6月3日,《自贡日报》刊登消息称: 中国政府网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榜上有名。通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依据名录,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位于第八大项传统手工艺中,序号414。通知要求制定“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史料记载,该技术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至明清时期,深钻汲制技艺在自贡地区逐渐成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顿钻凿井工艺。包括细密的凿井程序,钻头和钻具的改进,测井与纠斜,以及巧夺天工的修治井技术,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于1835年凿成的深1001.42米的燊海井,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更标志着中国顿钻技术的成熟。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被西方誉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和科技成果,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千年盐都的城市记忆。

如今,传统的深钻汲制技艺早已被机器钻井逐渐取代,但陈列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二楼展厅那一件件令人惊叹的钻井、打捞模具,依旧默默地向盐都儿女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见证着祖先们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世界凿井史上永不褪色的物证。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具有两千年井盐历史,千余载彩灯文化,亿万年恐龙遗迹,数百年盐帮菜肴,沉淀了积厚流广的文化传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其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座蕴珍含秀的城市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同时,两千多年的井盐开采史,铸就了自贡丰富而多样化的文化遗产。自贡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自贡灯会、自贡扎染工艺、富顺豆花等各类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奇葩。特别是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被誉为中国井盐生产唯一的活化石。自贡文化部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技艺的同时,与旅游部门通力合作,大力发展旅游业。如今,燊海井深钻旧址,每年都要吸引数万人参观。今年3月,燊海井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发挥地域文化特色,乡村因“非遗”而美丽;以“非遗”为依托,地方经济和文化素质两手抓;搭建平台,让“非遗”在旅游中活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通过各种举措,使各项“非遗”得到保护、传承和利用。据市文化馆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非遗”4项: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自贡扎染技艺、自贡龚扇、自贡灯会,省级9项:富顺豆花制作工艺、自贡彩灯传统制作工艺、自贡手工剪纸、贡井草靶龙、富顺手工微刻技艺、资阳河川剧艺术、太源井晒醋酿制技艺、荣县麒麟灯、火边子牛肉制作技艺,市级31项。目前,这些非遗项目在自己所在的地域散发着独特的文化芬芳,为自贡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自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出了自身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自贡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感和旅游的看点。

(缪静)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