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沿滩的劳动者之歌

2019-11-04 14:09:3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国庆

沿滩区在从农业区向工业区、城郊区向城市区转变过程中,紧扣“推动融合发展、建设经济强区”主题,实施“开放兴区”和“工业强区”战略,涌现出一大批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沿滩劳动者的时代风采。这当中既有在东部新城指挥部扎根三年,长期加班加点高负荷运转的乡镇干部曾健;也有免费传授养殖技术,带动身边农户一起脱贫致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曾远;还有走村串户,带着“温度”开展工作的驻村第一书记冯妮娜……

曾健

建设沿滩区东部新城的“排头兵”

从沿滩区国土局调到仙市镇时,曾健就清楚自己和东部新城建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接下来的三年时间,他率领征地办和拆迁办两套人马,采用“5+2”“白+黑”“随叫随到”的工作方式,使一个个项目迅速落地,平整了一片片土地,竖起了一栋栋楼房。

据了解,自贡市东部新城一期(沿滩片区)项目涉及仙市镇坳店、洞山、云溪等共计9个村50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涉及拆迁房屋约3600户,拟安置人口约11000余人,共有国有集体企业48户。到目前为止完成土地征收约11平方公里,建成项目有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东部新城校区和自贡市东出口景观改造工程,在建和拟建项目名单则包括:华侨城(彩灯大世界)项目、高铁站前广场等等。

据了解,自从2016年8月26日,自贡市东部新城征地拆迁沿滩区仙市镇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成立以来,分管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的仙市镇副镇长曾健就很少回到镇上,平时汇报工作多数前往位于大安区大山铺镇的市指挥部。三年来,指挥部随项目进展情况数易其地——两个月前刚在云溪村两栋民房里安顿下来,前几天接到通知又要准备搬家。

“通常情况下要求一个月之内交地。”曾健表示指挥部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房屋拆迁、土地补偿、地面青苗附着物补偿、坟墓搬迁、杆管线搬迁、农转非及养老保险办理等;单杆管线搬迁一项就涉及地上地下、水电气、弱电、通讯等等。曾健表示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房屋拆迁,“(一份合同)多的要跑十几二十趟!”曾健称一方面是拆迁户要求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市政府“第69号令”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因此,谈到一半对方起身离开者有之;征地不找征地办、拆迁不找拆迁办,大中午排着队找他的有之;忙完一天回到家里仍得不到休息,电话频频作响的情况有之——曾健平均每天接到来电在100个左右。

占地面积达1058亩、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已建成50万平方米)的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东部新城校区,从2017年4月启动到2018年9月份学校开学,耗时仅1年零5个月。曾健介绍,当时边拆边建,由于不少需拆迁农户在外地务工,电话里又说不清,因此谈判难度极大,其中最后一户前前后后谈了整整一年。曾健称成功说服对方除了“支援国家项目建设”的大道理之外,政府把紧挨学校的最好位置用来建安置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村民不但有了新房子,还可以围绕学校上万名学生做些生意。

10月16日,在云溪村村委会,笔者见证了一次典型的房屋拆迁谈判:时间长——笔者到达时已经谈了一个多小时;参与者众——包括该拆迁户多位亲戚在内,把不大的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据悉,双方从春节过后就开始谈,拆迁户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无产权老宅进行房屋置换,二是户籍不在本地家庭成员户口迁回来。尽管曾健一再表示不符合政策,但对方仍不肯松口,一村干部从办公室出来摇摇头说:“今天肯定又谈不拢。”

相比之下,签了房屋拆迁合同的村民神情就要平和许多,当天中午一位村民来到村委会交房屋钥匙,在楼下碰见曾健,双方拉了几句家常,村民对自家小孩从当地村小能转到了市里名校塘坎上小学读书表示十分感谢。据悉,相关部门为解决当地学生上学,多次协调市内各所学校。

扎根指挥部整整三年,长期加班加点高负荷运转,不但无法照顾家庭连身体也出现了状况。接受采访时曾健表示,不言退是职责所在。他指着指挥部门前被重车碾得坑坑洼洼的自富路,自豪地说:“明年这里将修一条全市最宽敞的马路,宽110米8条车道,今后由市区来赶高铁都要从这过!”

曾远

授人以渔 带动身边人共同致富

小时候看见别人家鱼塘里“鱼直跳”,曾远就立下了长大搞养殖的“宏伟目标”。

沿滩区仙市镇土生土长的曾远,初中没毕业就跟随同村人外出务工,先后在新疆摘过棉花,在工地上打过杂、干过木工活,干得最长的是美容美发,天南海北外出闯荡十来年后终于完成了儿时愿望,只是养的不是鱼,而是小龙虾。

2013年曾远关掉开在外地的发廊,在仙市镇云溪村搞起了小龙虾垂钓场。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口塘每天光收“竿竿费”就超过千元,后来为了解决货源,又和人合伙租下了50亩地注册了公司,搞起了小龙虾养殖。

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养殖小龙虾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简单,连续三年出现亏损,不肯轻易言弃的曾远多次远赴湖北、江苏等小龙虾养殖大省学习经验技术,攻克了小龙虾养殖中的孵化和育苗问题,还琢磨出一整套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养殖模式。2016年10月,在沿滩区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曾远成立了自贡市荣鑫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曾远在仙市及周边乡镇建起了5个小龙虾养殖基地,总面积超过了1100亩;合作社小龙虾养殖面积更是达到了3000亩,成了名副其实的巨无霸,每年产出的数十万斤小龙虾不但能满足本地市场,还远销成都、重庆以及上海、江浙一带。

不能只靠“输血”,“造血”才是治本良方,合作社在促进当地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上同样功不可没。曾远对困难家庭养殖小龙虾规模在5亩以下的,无偿提供虾苗、饲料、防套网等全套设施;合作社还成立了销售小组,以高于市场价从农户手里收购小龙虾,减少中间环节,把利润让给养殖户;此外还办起了“田间课堂”,传授经验技术、分析市场前景,每年免费开办专题讲座十余场,不少学员来自省外。如今有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养虾队伍脱贫致富,带动周围200名农户养虾,农户每亩增收3000元左右。

10月16日,曾远收获自6月份进入繁殖季节以来第一批小龙虾,供给镇上餐馆。

“每年四五月份‘湖北虾’进来以后,小龙虾的价格就下来了,每斤甚至会跌破十块——”曾远蹲在虾塘边滔滔不绝地谈起了“虾经”:“但我们这个地方有个好处,冬天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上,一年四季都能出虾,‘湖北虾’上市前的二三四月份,本地虾专门销往上海及江浙一带,每斤价格高达四五十元。”

随着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养殖面积越来越大,以及产量越来越高,曾远表示如何解决“湖北虾”上市后的销路问题显得更加迫切。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小龙虾垂钓场,目前毗邻镇上的两处大面积垂钓池正在建设当中;其次是开发新的品种,合作社已经研发出卤小龙虾和冷吃小龙虾两个品种,计划以网络直播方式进行销售。

曾远解释说,每年5月份左右不但小龙虾的价格跌到谷底,并且四钱以下(超过总量一半)的小龙虾根本卖不出去,因此冷吃小龙虾在价格上完全不是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商业前景。此外,借东部新城建设的东风,加上高铁站修到了自己家门口,曾远在琢磨下一盘更大的“棋”,他不但计划和当地餐饮企业共同推出各色小龙虾菜品,还打算在明年5月举办首届小龙虾节,吸引八方来客。

冯妮娜

带着“温度”工作 和帮扶对象成“姐妹”

在沿滩区139名驻村第一书记当中,沿滩区卫生健康系统派驻沿滩镇互新支部(辖黄泥洞村和互助村)第一书记冯妮娜所在的支部,是全区仅有的两个联建支部中的一个。派驻不到半年时间,冯妮娜在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解决了当地村民面临的实际问题,她走村串户用脚步丈量与困难群众之间的距离,日积月累和帮扶对象处成了姐妹。

10月16日中午,在镇上食堂吃完饭,冯妮娜乘午休时间去了一趟黄泥洞村困难户村民刘开莲家,汽车后备箱里放了几袋衣服和一大包尿不湿。“衣服本来是给我女儿买的,结果买小了穿不下,准备送给刘开莲大女儿。”冯妮娜告诉笔者,尿不湿是找开婴幼儿用品店的亲戚要的试用装,刘开莲半岁大的小女儿正好用得上。

见到刘开莲后,两人简单拉了几句家常,冯妮娜便起身告辞,期间遇到了刘开莲的丈夫。“以前上门(刘开莲丈夫)端茶倒水多热情,”冯妮娜明显感到了他的态度反差,猜测“这次可能是怀疑他老婆给我讲了那件事。”

原来,9月初的一个晚上,下班回到家里的冯妮娜接到刘开莲电话:“冯书记,我被我老公打了!”问明是否需要就医后,冯妮娜约对方第二天上午面谈。“她掀起身上的衣服,背上尽是一道一道的印迹。”让冯妮娜感到意外的是刘开莲担心激怒丈夫,既不愿意村干部上门协调也不同意报警。多方权衡之后,冯妮娜说服刘开莲到当地派出所备了案,临走时塞给对方一些钱,并提议如果两人矛盾激化可到村办公室暂住。

接下来的一个月,冯妮娜隔三岔五就往刘开莲家跑,得知二人关系缓和后方才长舒一口气。回想起今年5月刚到互新支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时,从外地嫁过来的刘开莲找到她,说话都小心翼翼:“冯书记,你现在有没有空,我想跟你说点事——”当时旁边有人笑刘开莲:“上一任第一书记前脚刚走,咋没见你找过他?”刘开莲老老实实回答:“冯书记是个女的嘛。”

到互新支部任驻村第一书记前,冯妮娜心里打鼓,在城市生活的自己既不会干农活又不了解农村实际,担心干不好这份工作有负组织所托——工作一段时间过后,发觉以前在电视台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让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能够观察到细致入微之处;从事卫生健康工作有利于“嘘寒问暖”,密切群众关系;女性和母亲的角色又让自己的日常工作平添了几分“温度”。

一次演讲比赛中,冯妮娜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我愿用青春和汗水与互新支部心连心,努力做一根针、一根线,将贫困群众与幸福相连——事实证明,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短短几个月,村民已经习惯“有事找冯书记”。 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冯妮娜对支部53户困难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家庭结构都熟记于心。其中4户困难群众家里看不上电视,冯妮娜就动员亲朋好友将家里闲置不用的电视机捐出来;电视机有了,没有信号照样无法收看,她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帮助解决资金近2000元用于信号传输。互助村办公室条件简陋,前来办事的村民入厕困难,冯妮娜到了村里后和村干部一起忙前忙后,短短一个月一座崭新的公厕落成。此外冯妮娜还参与了黄泥洞村道路建设;结合“农民夜校”的开展邀请区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给村民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服务,定期为村民授课;带领村“两委”班子和种植养殖户们外出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和销售模式;依托镇里观光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做好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协调工作,为乡村旅游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张才周航宇)

    编辑推荐